八马茶业上市狂飙86%背后:营收下滑17%,500亿“亲家圈”也难解“酒热茶凉”
发布时间:2025-10-29 05:43 浏览量:7
10月28日,在经历长达十二年、五度冲击资本市场的坎坷征程后,“福建三兄弟”王文礼、王文彬、王文超创办的八马茶业终于登陆港交所。
资本市场给予了这家传统茶企一个美好的开局。其发行价50港元,开盘即冲高至80.1港元,最终收盘报93.35港元/股,涨幅高达86.7%,总市值达到79.35亿港元。其香港公开发售获2680倍认购,足见市场的热情。
然而,在这场资本狂欢的背后,是八马茶业难以掩盖的经营现实:一个由联姻构建的“500亿亲家圈”、一个过半收入依赖“代工”的商业模式、一个“有品类,无品牌”的行业魔咒、以及一份营收开始下滑、三成收入用于营销的财务报表。
营收见顶,“代工”撑起“高端茶”
八马茶业的上市,并未选在一个业绩高光时刻。相反,其招股书揭开了公司正面临增长瓶颈的事实。
在经历了2022年至2024年的增长后,八马茶业的营收增速已从2023年的16.8%放缓至2024年的1.0%。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,公司业绩更是掉头向下:营收同比下降4.23%报10.63亿元,净利润同比下滑17.81%报1.20亿元。
公司将此归因于线下渠道销售减少及行政开支增加。但「快马财媒」发现,这与其“重营销、轻研发”的资源错配有关。钱,没有花在“茶”上,而是花在了“卖茶”上。
2022年至2024年,八马茶业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6.17亿元、6.81亿元和6.92亿元。2025年上半年,该项支出为3.32亿元。常年以来,销售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始终维持在30%以上,2025年上半年为31.23%。
与高昂的营销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微薄的研发支出。2022年至2024年间,公司累计研发成本总计仅0.36亿元,不足同期营销总开支的1.6%。这种资源错配,也成为其此前冲击A股创业板时被质疑“定位不匹配”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依靠高额营销费用,八马茶业试图破解中国茶叶行业长期的“有品类,无品牌”困境。八马茶业在招股书中援引数据称,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算,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高端茶叶供应商。但这份“最大”背后,是行业极度分散的现实:八马茶业在高端茶叶市场的份额仅为1.7%,行业前五大企业的合计市场份额也仅有5.6%。
这意味着,消费者购买茶叶时,更关注的是“铁观音”、“普洱”等品类或产地,而非“八马”这一品牌。
更挑战其“高端茶企”定位的,是其对“代工”模式的严重依赖。为了支撑“全品类”战略,八马茶业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并非自产。招股书显示,2022年至2024年,公司销售第三方制造商所产产品(即代工产品)所得收入分别为11.32亿元、11.29亿元和10.76亿元。
在2022年和2023年,八马茶业靠“代工”取得的收入,均超过了其自产产品的收入。直到2024年,代工收入占比才降至50%以下,但也几乎与自产收入持平。
“一半靠自产,一半靠贴牌”,这让八马茶业“高端制茶大师”的身份显得有些尴尬。
此外,公司的核心渠道——加盟模式,也显现隐忧。截至2025年上半年,八马茶业在全国拥有3585家门店,但直营门店仅244家,占比不足7%,超过93%的门店均为加盟店。
这种模式虽然有助于快速扩张规模,但也带来了利润挑战。招股书显示,其加盟渠道的毛利率仅为46%左右,远低于直营渠道的78.2%。
更重要的是,线下渠道的收入正在萎缩。2025年上半年,公司线下渠道收入从去年同期的7.21亿元下降到6.83亿元,同比下滑5.3%。门店规模的扩张与线下收入的下滑,印证了其单店收入正在走低。
500亿亲家圈背后的人情纽带与治理风险
在八马茶业长达十二年的上市征程中,其背后盘根错节的“豪门姻亲网络”始终是外界关注的焦点,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茶企最显著的特征。
这家由王氏三兄弟创办的家族企业,通过子女联姻,与安踏体育、七匹狼、高力控股等知名企业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联盟。
据招股书及公开信息,八马茶业实控人之一的王文彬,其子女的三桩婚姻,堪称“资本联姻”:儿子王焜恒(现任公司董事及联席总经理),娶了安踏体育创始人丁世忠的女儿丁斯晴。大女儿王佳琳,嫁给了七匹狼实控人周永伟的儿子周士渊。小女儿王佳佳,则与江苏高力控股集团的继承人联姻。据《2021胡润百富榜》数据估算,这三位亲家——丁世忠、周永伟、高仕军——的身家总和超过500亿元。
这个“500亿亲家圈”,在八马茶业的发展初期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。这种“血缘+资本”的联结,为八马茶业带来了直接的资本和间接的资源支持。资本层面,七匹狼通过旗下公司“泉州百应”,直接持有八马茶业3%的股份,成为其上市受益者之一。资源层面,八马茶业之所以能构建起远超同行的庞大线下网络(超3700家门店),与其借鉴安踏、七匹狼在鞋服行业的成熟线下零售经验密不可分。
但硬币的另一面,是资本市场对这种强家族式治理结构的天然警惕。
招股书显示,王文彬、王文礼、王文超三兄弟及其配偶、姐妹等一致行动人,合计持有公司55.9%的投票权,对企业拥有绝对控制权。在董事会中,6个董事席位由王氏家族成员占据。
同时,在八马茶业此前冲击A股的过程中,监管层曾发出长达近2万字、包含46个问题的反馈意见,其中重点之一便是问询其与姻亲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。例如,安踏的相关企业就曾与八马茶业进行茶叶采购、场地租赁等交易。这种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和业务往来,极易引发外界对利益输送和公司治理独立性的质疑。
这也是八马茶业在A股屡次碰壁的核心原因之一。A股市场对企业的财务规范性、创新能力和治理独立性要求严苛,而港股市场相对更为宽松,更注重企业的行业地位和品牌价值,这或许是八马茶业最终“转道”港股并得以成功的主要原因。
对八马茶业而言,上市首日股价飙升,是资本对其“中国高端茶第一股”稀缺性标签的追捧。但其“酒热茶凉”的同业前辈——澜沧古茶,在2023年底上市后股价至今已跌去约七成,2024年更是巨亏3.08亿元。八马茶业曾立志要做“茶中茅台”。但无论是行业集中度、产品标准化能力,还是品牌护城河,茶与酒都存在本质不同。
人情纽带与豪门圈子,可以为IPO铺路,但无法支撑起一家上市公司的长期价值。八马茶业要真正赢得资本市场的长期信任,终究要回归商业本质:在营收下滑的压力下,尽快证明自己有能力在“代工”之外,建立起真正的品牌护城河和可持续的盈利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