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岳阳应急】岳阳市平江县端掉非法烟花窝点

发布时间:2025-10-21 15:58  浏览量:1

10月15日那天,平江县安定镇一处民房被查封,执法人员当场查获大量成品和半成品烟花爆竹,并对一名当事人实施了行政拘留。

当天现场是怎么回事,步骤比较清楚:由安委办组织,县应急管理局和公安局配合,安定镇政府和派出所也在场。队伍一到水南村那处民房,就发现成品放在一块儿堆得整整齐齐,半成品却散布在周边好几家农户家里,像是人家日常的打包活儿。执法人员把物资一项项清点、编号、拍照,然后封存带走,相关人员也被带回问话。这些东西外面都有明确的品牌和包装,但没有正规生产手续,安全监管链断了,从生产到流通的环节存在明显问题。

往前看就能看到一条完整但分散的作业链:有人负责把摔炮的“饼子”做出来,再分给好几家农户,农户在自家用胶布、空纸盒把半成品包好,最后再收回来集中储存。表面上看像几户人家在做点零活,实际上构成了一个隐蔽的非法加工网络。既有临时加工点,又有最终的集中仓库,环节多、地点散,监管起来自然困难。

细节有点触目惊心:查获的“超人玩具摔炮”共808箱,每箱装10盒;“七匹狼摔炮”1195箱,每箱24盒;成品股子鞭12箱,每箱30股。半成品饼子一共有6385个,现场还发现胶布3件、空纸盒25捆、沙子76袋、固凝剂41袋。这些易燃易爆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散落在民房和几个村民家里,一旦发生事故,危险程度远超想象。执法人员在现场把每样东西编号、拍照存证,确保后续侦查和法律程序有据可循。

目前对核心责任人已采取了一名行政拘留,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。侦查方向不止盯着眼前的生产和包装环节,还要查清这些原料从哪儿来、成品卖到哪儿去,是否牵扯到更大的运输和经销网络。毕竟一旦通过非正规渠道把货卖到周边市场,影响会放大,不只是几户人家出问题那么简单。

这类窝点并非偶发。近几年县里一直在打击非法生产、储存和运输烟花爆竹,出台了几条硬性规定,推进“全链条”安全整治,目的就是把生产源头到销售端每一环纳入监管。这次行动是落实这些要求的一部分:先摸清底数,再联合执法,最后收缴并处置。像这回的收网,说白了是把线索串起来,找到了关键的集中点,然后一举摧毁了链条的中枢。

有一点很常见也很危险,就是这些人爱把危险活外包给村民,挂个“农户打工”的名字。表面上看是劳务分包,丢给村民干点打包活,实际上是把爆炸风险转移到普通百姓家里。正规企业有防火、防静电、防爆设施,包装和存放也按规范做,农村小院子根本没有这些条件。很多参与包装的村民对商品的危险性并不清楚,信息不对称把隐患放大了,结果是老百姓承担风险,出了事却来不及反应。

再说一点操作上的伎俩:为躲避检查,生产者不会把全部成品放在一个地方。会把加工、暂存分散到好几户,有时还在夜间或节假日分散作业,这样巡查就难发现。这次执法是靠前期摸排和线索汇总,定位到一个集中仓库后才一举收网。可以说,找到“龙头”了,断了关节点,整个链条会难以为继。

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说,不会只查一个环节。县里要求继续排查,全域覆盖,涉及生产、运输、仓储和销售,不放过任何可疑线索。执法部门表示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加强打击,同时配合宣传教育,尽量让村民知道这类活的危险,不再随便接这种活。话是这么说,真正把监管做细、做实,需要长期投入力量、技术和联合执法常态化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

说个直白的感受:这种把高风险活分包给村民的做法,看似成本低、见效快,但代价往往是普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。一旦出事,损失很大,赔不回来。地方除了执法,还得想办法给村民提供安全的替代就业渠道,否则这种问题会断断续续地冒出来。案件现在还在进一步调查,物资封存、检验和证据固定等程序在稳步推进,相关责任的认定也在走流程。相关单位表示,会依法处理涉案人员和物资,后续会有更多细节陆续公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