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3女带4孩续面”涉事顾客首次公开露脸:未收到面馆老板道歉
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7:01 浏览量:1
马女士首次公开露脸说清楚了这件事的当下状态︰她没收到面馆老板的道歉,这两个月一直被网暴,家人压力很大,她本人陷入抑郁,将起诉诽谤并且不会和解
那晚是2025年8月13日的郑州,晚上七点多,三名成年女子带着四个孩子走进一家饸饹面馆,点了面、饮品和小食,最后一共付了140.58元
吃面是件寻常事,可因为“免费续面”,事情很快变得不寻常
第一次续面是大人开口,第二次是孩子想再要一点,厨师问了句“几人吃饭”,孩子当场委屈得眼睛红红的,气氛一下子变僵
一边是餐桌上的尴尬,一边是孩子带着小心翼翼的求补充,这种对话在饭馆里发生过无数次,偏偏这回把所有人都推到了风口浪尖
大人去找老板沟通,争吵声在人来人往的街上飘了好一阵
为了安抚孩子,他们转身去隔壁饭店吃了点东西,在团购平台留了差评
老板看到差评后追出去拍视频,女顾客拨打了110报警
次日,老板发了个短视频,写着“七人只点一碗面”,顾客和孩子的正脸都没打码,评论区炸开了锅,各种标签像飞镖一样往人身上扎
把未成年人正脸直接扔到网上,这一刻就已经越界了
8月15日,当地街道办介入调解,双方签了协议,老板删视频,马女士也删差评
调解本该是托底的安全网,可8月16日老板又更视频,喊话“咱吃不了,咱给他倒了,咱都不让那‘七匹狼’吃”,带着讥讽的语气,再次点燃了情绪
这句“七匹狼”,不是玩笑,是新的伤害
马女士决定起诉商家侵犯未成年人肖像权
8月18日晚,老板对网友道歉,但舆论不买账,围观人越来越多,面馆干脆停了业
两个月过去,网暴并没有散
手机里弹出的私信常常是刀子一样的句子,有的骂她“你们都会一起下地狱”,有的说“你怎么不去死”,甚至有人骂孩子
成年人骂孩子,从来不是意见分歧的表达,这是不折不扣的暴力
马女士说,家里人承压很久,她自己也陷入抑郁,晚上失眠,白天不敢看消息
网络的回音壁一旦开了口,善意和恶意都会被放大,恶意却更吵
这期间也有不少人留言支持她,告诉她要稳住,说孩子没做错,吃饭这点事不该被吊起来审
她在视频里表达了感谢,语气很克制,仍然相信这个世界大体是善良的
当一个人在风暴里还愿意相信善意,这份相信本身就值得被好好对待
9月下旬,老板发视频说要永久闭店,称会亲自赔礼道歉并补偿
话说得不轻,可到10月16日,马女士仍然没见到老板,也没接到他的电话
她的民事诉状已经递到法院,正在等立案,她明确表示将提告老板诽谤,且不会和解
“不会和解”这四个字,既是态度,也是保护家人的最后一道栅栏
到底该怎么理解“免费续面”
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石琛的观点很直白︰
“免费续面是基于一碗面的消费行为,为满足‘吃饱’提供的服务,其潜在含义应是一碗面一人吃到饱,多人共用一碗借‘免费续面’实现多人吃饱,违背了服务本意,也不符合法律的公平原则”
山东诚信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赵光绪也提醒︰
“商家片面陈述‘七人点一碗面’,与实际消费金额及续面次数不符,涉嫌虚假陈述,已涉嫌侵犯顾客的名誉权”
我理解这两段话,其核心是边界和诚实︰商家有规则,顾客有底线,谁也不能拿话术去偷换事实
现实层面的处置也在推进
街道办设了专门办公室跟进此事,市场监管部门收到了不少关于该面馆的投诉,涉及卫生与虚假宣传,已经分派给属地市场监管所在处理
涉事面馆的账号改了名,视频不见了,评论和私信也被关上
这是一种“消失的回应”,但问题不会因为按钮而消失
我一直在想,餐饮里的“免费续面”本来是个小善,店家希望顾客吃饱,顾客觉得有温度
小善如果没有边界,迟早会被误读;
边界如果只有口头规则,又很容易被情绪冲垮
那晚厨师问“几人吃饭”,也许只是想确认份额,可换个说法、换个表情,结果会不会不一样
孩子在那一刻的委屈,是最不该被忽略的信号
我们做大人时,别把孩子的感受当成可有可无的背景音
更难的是网暴
网暴从来不是正义的延长线,它只会让问题更脏更烂
有人说“她哭惨”,有人说“拿孩子当工具”,也有人把从网上“听来的”加油添醋写成小作文挂着不删
说到底,这是把不完整的片段当全部真相
面对这样的火海,我更愿意去看事实︰140.58元的账单摆在那里,续面两次的经过也摆在那里,调解、删视频、删差评都摆在那里
争议可以讨论,但不能靠扣帽子和人身攻击来解决
我理解商家有经营压力,也理解顾客希望被体面对待
理想状态下,店里写清楚“免费续面”的适用规则,服务里多一点耐心和解释;
顾客端别把一时的气扩大成“你死我活”
社会的秩序其实就藏在这些琐碎里,清清楚楚写规则,认认真真讲道理,谁也不吃亏
这事还没完
马女士的诉讼在路上,立案之后,证据会说话,责任会落地
我希望等到那一天,孩子不再因为吃面被指指点点,大人不再因为言语的轻率而付出沉重的代价
把未成年人的脸护住,把事实的边界立住,把网暴的口子堵住
如果说这场风波给了我们什么,那就是一个简单但重要的提醒︰